歡迎全球華人抗癌新藥網! 為華人匯聚全球最新、最全抗癌資訊
登入 | 註冊 帮助中心
首頁 > 癌症生物學 > 《腫瘤細胞免疫》

作者:[波兰]M.克林克 來源: 全球華人抗癌新藥網 發佈時間:2016-08-24

《腫瘤細胞免疫》.jpg

基本資訊

編著:[波蘭]M.克林克

譯者:劉世利,韓明勇 等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2525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3796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2

字數:305000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近幾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成為研究熱點,該領域好消息不斷傳來,一系列成果的出現使《科學》雜誌在2013年把腫瘤免疫治療推為當年大的科學突破。

《腫瘤細胞免疫》由多國科學家共同撰寫,作者具有較高的度。本書全面總結了實體腫瘤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的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十章。第一章是對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炎性細胞的概覽;在第二章探討了腫瘤在微環境中生長和侵襲的機制;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介紹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樹突狀細胞(DCs)、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s)、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嗜中性粒細胞;第八章詳細闡述了腫瘤免疫編輯的清除、平衡和逃逸機制;第九章介紹了有關於使用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或遺傳工程T細胞方法的發展和應用;後的第十章詳細介紹了CTLA-4單抗藥物所介導的抗腫瘤作用。

本書反映了腫瘤發生和進展過程中的腫瘤生物學與分子機制的新研究成果,可供醫學基礎、生物學及藥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1

1.1引言2

1.2免疫系統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4

1.3原發腫瘤微環境中促腫瘤的免疫細胞類型6

1.3.1腫瘤相關巨噬細胞(IL-10高IL-12低IL-1ra高且IL-1誘餌R高)6

1.3.2髓源性抑制細胞(CD11b+Gr1+)7

1.3.3樹突狀細胞8

1.3.4腫瘤浸潤性T細胞9

1.3.5調節性T細胞(CD4+CD25+FOXP3+)9

1.3.6肥大細胞(c-KIT+)10

1.4結語11

參考文獻11

第2章腫瘤-間質相互作用與癌症進展17

2.1引言18

2.2TME:非免疫組分18

2.2.1上皮細胞18

2.2.2基底膜和細胞外基質19

2.3TME:免疫組分、慢性炎症、傷口癒合與腫瘤進展20

2.4EMT與TGF-β24

2.4.1TGF-β信號25

2.5骨橋蛋白與EMT26

2.6結語28

參考文獻28

第3章腫瘤進展過程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作用34

3.1引言35

3.2巨噬細胞的分類35

3.3腫瘤與炎症之間的聯繫36

3.4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在腫瘤形成中的作用38

3.5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在腫瘤進展中的作用38

3.5.1血管生成40

3.5.2基質重塑與惡性侵襲41

3.5.3免疫抑制、腫瘤生長與免疫細胞聚集42

3.6TAM的異質性43

3.7TAMs是癌症治療中有前景的靶點44

3.8結語45

參考文獻46

第4章應用樹突狀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52

4.1引言52

4.2DC亞群的生物學特性53

4.2.1DC基礎知識53

4.2.2DC亞群基礎知識54

4.2.3人類DC亞群與體液免疫反應55

4.2.4人類DC亞群與細胞免疫反應55

4.3應用DCs的腫瘤免疫療法56

4.3.1應用DCs的疫苗56

4.3.2應用DCs的疫苗:DC體內靶向治療56

4.3.3在腫瘤環境中調節DCs57

4.4結語58

參考文獻58

第5章髓源性抑制細胞與腫瘤生長62

5.1引言63

5.2MDSCs的起源和特點64

5.3MDSC免疫抑制活性的機制65

5.3.1去除T細胞的必需氨基酸66

5.3.2氧化分子的生成和釋放66

5.3.3Treg發育和增殖的誘導66

5.3.4干擾T細胞的遷移和活力67

5.4癌症中MDSC啟動的分子機制67

5.5癌症患者的MDSCs69

5.6MDSCs靶向治療69

參考文獻70

第6章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及其在實體瘤進展中的作用76

6.1引言77

6.2TIL的抗腫瘤作用77

6.2.1CD8+細胞毒性T細胞77

6.2.2CD4+輔助性T細胞79

6.2.3調節性T細胞(Treg)79

6.2.4B細胞80

6.2.5自然殺傷細胞80

6.3結語81

參考文獻81

第7章多形核嗜中性粒細胞與腫瘤:是敵是友?84

7.1引言85

7.2腫瘤相關的嗜中性粒細胞:N1-N2極化85

7.3TANs的抗腫瘤作用87

7.3.1ROS的產生87

7.3.2Fas/FasL系統87

7.3.3TRAIL88

7.3.4基質金屬蛋白酶888

7.4TANs的促腫瘤作用88

7.4.1嗜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88

7.4.2基質金屬蛋白酶989

7.4.3嗜中性粒細胞直接參與腫瘤細胞轉移89

7.5嗜中性粒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影響91

7.6結語92

參考文獻93

第8章腫瘤的免疫編輯:在實體瘤中的清除、平衡和免疫逃逸98

8.1引言99

8.2宿主免疫監視腫瘤-清除100

8.3腫瘤休眠與腫瘤-免疫平衡101

8.4腫瘤逃逸機制103

8.4.1抗原呈遞機制的破壞,HLA-G和協同刺激分子103

8.4.2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與免疫逃逸105

8.4.3腫瘤相關髓系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108

8.4.4樹突狀細胞是腫瘤生長的促進劑111

8.4.5炎症與腫瘤逃逸113

8.4.6抗細胞凋亡與腫瘤「反擊」116

8.4.7腫瘤間質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118

8.4.8微泡和外泌體:腫瘤逃逸的介質120

參考文獻121

第9章過繼性T細胞免疫治療:完善自我防禦143

9.1確定腫瘤抗原目標143

9.2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144

9.2.1瘤內T淋巴細胞144

9.2.2過繼性TIL免疫療法145

9.2.3腫瘤微環境和潛在障礙146

9.2.4TIL療法:現狀和展望146

9.3基於遺傳修飾淋巴細胞的過繼性免疫療法147

9.3.1TCR基因轉移147

9.3.1.1TCR基因轉移方法的開發與實施147

9.3.1.2如何選擇合適的抗原147

9.3.1.3為「恰當的」抗原肽-MHC分子複合物挑選「恰當的」TCR148

9.3.1.4TCR表達系統148

9.3.1.5TCR基因轉移方法中涉及的脫靶及安全風險問題149

9.3.1.6如何進一步提升TCR基因轉移的抗腫瘤效能149

9.3.2嵌合抗原受體的基因轉移150

9.3.2.1CAR的發展歷程150

9.3.2.2CAR的結構150

9.3.2.3CAR的發展與更新換代151

9.3.2.4CAR的臨床應用152

9.4結語153

參考文獻153

第10章針對CTLA-4的單克隆抗體,重點關注易普利單抗161

10.1CTLA-4162

10.2CTLA-4: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的藥理靶點164

10.3易普利單抗166

10.3.1易普利單抗的臨床療效研究167

10.3.1.1惡性黑色素瘤167

10.3.1.2激素敏感性和激素抗性的前列腺癌170

10.3.1.3肺癌171

10.3.1.4其他癌症171

10.4免疫相關療效標準171

10.5不良反應172

10.5.1皮膚毒性172

10.5.2結腸炎和腹瀉173

10.5.3肝炎173

10.5.4內分泌疾病173

10.5.5其他irAE173

10.6結語174

參考文獻174

索引181


前言/序言

腫瘤微環境是一個動態的網路,它由腫瘤細胞、免疫細胞、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細胞外基質、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受體構成。這個網路的每一個元素都能夠促進惡性轉化,支持腫瘤的生長和侵襲,以及保護腫瘤免受宿主免疫的殺滅。若想全面瞭解腫瘤生長和進展的機制,需要深入研究上述腫瘤微環境中的因子和細胞。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總結實體腫瘤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的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知識,將其作為參與腫瘤進展和轉移的主要因素。浸潤的免疫細胞是腫瘤的正常組成部分,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肥大細胞是與腫瘤細胞相互作用的重要的細胞,它們抑制或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並且是複雜微環境網路的主要參與者。另一個參與腫瘤發生的重要元素是間質組織,它由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免疫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組成。間質細胞,主要是成纖維細胞,分泌影響腫瘤細胞的多種因子並導致更具侵襲性的癌症表型的出現,目前腫瘤間質被認為是引發腫瘤進展和轉移的重要因素。髓源性抑制細胞屬於異源細胞家族,積聚在血液、淋巴結、骨髓和腫瘤部位。它抑制固有抗癌免疫和適應性抗癌免疫,並促進腫瘤進展。免疫系統不僅可以在癌症發生中保護宿主和/或清除腫瘤細胞,還可以促進腫瘤的生長。目前腫瘤免疫編輯的概念包括三個階段:清除、平衡和逃逸。在清除階段(以前為腫瘤免疫監視),固有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成功地清除正在發展中的腫瘤細胞。當清除階段不徹底時進入平衡階段,腫瘤-免疫細胞平衡狀態的結果為腫瘤休眠。這是清除階段結束和逃逸階段開始之間的一段潛伏期,但是此階段是假設存在的,需要加以證明。後的逃逸階段是宿主抑制和腫瘤清除機制失效的結果,腫瘤逐漸發生。

這本書的第二個目的側重於介紹免疫治療,將其作為一個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療方法。本書收集了三種主要治療方法的資訊:疫苗、單克隆抗體和適應性免疫療法,重點強調近的人體臨床試驗。目前開發和應用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或基因工程T細胞、抗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單克隆抗體以及樹突狀細胞接種免疫的理論,都在本書中做了介紹。

本書所收集展示的工作的特色是全面總結了實體腫瘤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的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這本書詳細瞭解在免疫細胞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情況下,為什麼腫瘤細胞能夠在宿主體內生存和擴散。

最後,我想借此機會對所有參與編寫本書的作者表達我的謝意,他們在腫瘤微環境領域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使得創作這本書成為可能。

Magdalena Klink(馬德蓮娜•克林克)

波蘭羅茲市

2013年7月